随着兰州彩叶苗木新品种的大量应用,有关彩叶树种的争议也不断增多。特别是以高大乔木为美国红枫、北美椴树等一些新品种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些客户常常会问一些问题。在彩色树种的引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大面积栽培利用之前,要先行试种,待观察到稳定的彩色性状之后再做决定。因此,引进应用彩叶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栽培的树种
以我国大部分温带地区为例,新近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彩色树种,乔木类如盛世红枫、盛世椴树、金叶复叶槭、北美秋紫蜡等;灌木类有花叶锦带、密枝红叶李、紫叶矮樱等。
引种时应从种苗成本、育苗年限、病虫害、养护费用等多个因素来评价要引进的树种。选择生长势强,枝叶繁茂,适应性强,叶片彩色期或转色期明显,色叶期长的树种。同时,也不要忽略乡土树种,能充分发掘利用乡土树种,就地取材,因为乡土树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2.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不同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如果土质是含氯化钠、硫酸钠等可溶性盐类的盐土,或者含碳酸钠、重碳酸钠等不溶性盐类的碱土,则应该选择抗盐碱能力较强的黄栌、白蜡、胡杨、石榴等树种。
3. 要根据树种对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
原产地高纬度地区的彩叶树种对光照强度要求就比较高,原生于森林边缘或空旷地带的彩叶树种,绝大多数为喜光树种。如银杏、榆树、榉树、栾树、无患子、槭树、紫叶桃、美人梅等树种。如果把喜光树种栽培在林荫下就会影响生长,也呈现不出其应有的彩色性状。
4. 避免以低温度一个指标选择引种
近年来,一些重要会议及书籍上频频出现低温度指标划分法,将我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以此为标准介绍引进植物的种植区域。这种标准似乎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其实这是不够科学的。
因为植物的生长仅在气候一个因素上就涉及到温度、降水、光照三大指标,是很复杂的。确定一个品种是否适合某地种植只参考一个指标,引种失败的例子特别多。
例如北美花楸,在沈阳种植表现很好,在上海表现也不错,从温度范围来看在北京种植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北美花楸在北京表现的非常差,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彩色性状不明显。主要原因就是北美花楸对北京的干燥气候非常不适应。
所以,引种时不能单看某一方面的因素,应该综合考虑到温度、湿度、土壤等多种因素,要行引种试验。
5. 同纬度植物引种的弊端
植物引种与所在地区的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分暖流和冷流)、下垫面(海拔、地形等)这三个因素紧密相关。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南部,冬季寒流频繁,与其他地区相比,同纬度冬季的温度明显要偏低,每年1月气温,东北低14℃至18℃,华北低10℃至14℃,华南低5℃。此外在海拔因素上,每当高度上升100米,温度也会降低0.6℃至1℃。
近年来,很多欧洲乔木树种在中国引种不成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外正在应用的优良植物品种很多都是从中国引过去的,再加上欧美一些发达特别注重植物品种的改良,所以他们的园林树种品种越来越丰富。
6. 要考虑植物的相克相生
在园林树木的栽培实践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树木之间存在着相克相生。这是因为树木的根、茎、叶、花、果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某种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化学作用或异树克生。